时间:2022-11-29 07:59:17 | 浏览:3352
向海图强,向海图兴,“蓝色经济”是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在全省海洋经济版图里占有重要分量。
广州近日研究制定了《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推动南沙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展望2035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活跃、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显、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动南沙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黄金锋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规划》的目标任务进行具体解读。
构建“一带双核多集群”空间布局
黄金锋介绍,《规划》提出构建“一带双核多集群”空间布局方案:打造沿江滨海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串联以海珠区、黄埔区为中心的海洋高端服务核和以南沙区为核心的海洋科技创新核,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和海洋电子信息等特色海洋产业集群。
围绕“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从科技、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开放六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举措和指标:
一是全力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集聚国家面向南海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加快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指标方面,到2025年,新增涉海行业或部门类实验室2家,新增涉海科技企业孵化载体1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50家,涉海有效专利数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
二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点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等海洋支柱产业形成新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现代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新材料等潜力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三是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实施陆海空间一体化规划管理。推进南沙区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示范区建设。强化陆海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构筑人海和谐的蓝色生态屏障。到2025年,滨海湿地恢复修复面积不少于1.6平方公里,海岸线修复长度不低于3公里。
四是彰显海洋城市文化特色。保护活化海丝文化、海商文化、海防历史遗迹等海洋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十大海丝人文地标,包括十三行、黄埔古港、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南海神庙、扶胥古运河、南越国宫署遗址、光塔、南沙天后宫等。形成十大海洋文旅新名片。包括沙面建筑群、粤海关旧址、文化公园水产馆、珠江国际慢岛(长洲岛—大吉沙—洪圣沙)、黄埔国际邮轮城、广州海事博物馆、莲花山中心渔港、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大角山滨海公园、粤港澳大湾区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南沙湿地公园—十九涌渔人码头等。
五是提升海洋治理效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重点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治理创新服务区。高标准举办“广州海法论坛”。支持涉海机构走向远洋,积极参与极地和大洋科考。支持建设海洋综合管理公务船码头和海洋综合服务保障基地。
六是拓展海洋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拓展蓝色伙伴关系,强化涉海资源配置能力。到2025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不低于30万标箱,集装箱航线数量不少于260条,举办国际海洋高端展会5次。重点将南沙区打造成为海洋经济国际化营商环境引领区。
支撑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南沙方案》的发布,为南沙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本《规划》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衔接落实举措:
一是将南沙海洋发展目标纳入全市战略目标。围绕2025年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目标,支持南沙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并明确具体海洋科技创新项目和任务。围绕2035年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支持南沙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
二是强化提升南沙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完善港口航运基础设施,加强南沙港区集装箱、粮食、通用、商品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建设,加快大型货运码头建设,提升公共航道与锚地适应能力,优化疏港道路和铁路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品牌。创新发展国际物流和专业物流。依托南沙综合保税区、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出口型物流基地和进口型分拨基地。
三是提出加快启动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南沙方案》启动区建设,集中布局重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加快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整合涉海创新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试和应用推广基地。加快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大科学装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南海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研究院、新一代潜航器项目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四是支持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龙穴造船基地、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装备产业,推动海洋能发电装备、先进储能技术等能源技术产业化。支持南沙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可燃冰、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南沙区争创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和海洋治理创新服务区,吸引国际海洋事务机构及国际海洋组织落户南沙。
五是支持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化营商环境引领区。提升航运口岸服务国际化水平,支持粤港澳三地在南沙携手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南沙粤港营商环境合作试验区、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等合作平台。
六是支持建立滨海城市高质量发展标杆。以南沙为重点,推进陆海空间一体化规划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空间管控,严守海洋生态红线。精细化利用海洋发展空间,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用海保障。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示范区建设,打造珠江口“黄金内湾”标志性区域。
【突出空间指标行动路径特点】
空间上,强化陆海统筹和江海联动,构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支撑打造珠江口“黄金内湾”;指标上,对标国内外先进海洋城市指标,彰显“老城市新活力”,构建广州特色指标体系;行动上,形成含67个项目的项目库,其中49个集中布局在南沙区,支撑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路径上,提出“五个一”规划实施路径,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提供路线图和行动方案。
【海洋经济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广州围绕建设海洋强市目标精准发力,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从2015年2632.8亿元稳步增加到2020年的3146.1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2.6%。
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进一步提升。2020年,广州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26条,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1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4和第5位。完成滚装商品汽车吞吐量150万辆,位居国内港口第一位。广州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全球第28位跃升至2020年第13位,居全国第4位。
【发展目标和远景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涉海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南海综合开发先行区、海洋产业集群高地和海岸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推动南沙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展望2035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活跃、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显、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动南沙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
链接:
竞逐海洋经济,广州奔赴“深蓝”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
【作者】 朱伟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向海图强,向海图兴,“蓝色经济”是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在全省海洋经济版图里占有重要分量。广州近日研究制定了《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
日前,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门印发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了 “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任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期目标46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预期目标1
为将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佳木斯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落到实处,为全区消防工作开展提供指南。2022年3月21日下午,佳木斯市向阳区人民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会上对《佳木斯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学
萨尔图区始终把抓招商、强项目作为第一要务,2020年,34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引进项目33个,签约总额58亿元,中科创业园企业达到147家。2021年,萨区计划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现开复工重点项目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
中国网科技10月26日讯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
钛媒体消息丨10月26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 健全电子商务相关法规制度,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强化各市场主体权益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
皮革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编者按:2021年8月31日,由中国皮革协会牵头编制的《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内容:“十三五”行业发展回顾和“十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谋划“十四五”南京产业会展发展的大背景。产业链和供应链是构建双循环的核心,作为产业链和供应链中重要环节的产业会展,通过会展汇集各种产业要素,促进各种优势要素的组合,进而推动产业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细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人社领域的目标任务,是未来五年人社事业发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十四五”时期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近日,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总体
记者从北方稀土获悉,该公司发布公告,拟对下属包钢磁材、宁波展昊、北京三吉利、安徽永磁4家磁性材料企业进行整合重组,以进一步增强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稀土龙头企业,北方稀土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及稀土终端
未来水泥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零购电”将成为现实。日前,四部门联合下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对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制定了具体目标,也意味着作为建材行业体量最大的产业,水泥行业的碳减排任务和责任有了更加明确且艰巨的目标。近年来,
11月9日,海螺水泥召开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及行业发展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交流。需求下降叠加成本抬升,水泥行业效益整体下滑。作为“水泥一哥”,海螺水泥(600585)盈利能力虽持续领跑行业,但前三季度亦现业绩下滑。但砂石骨料业务却逆势增长,三
【华新水泥:规划“十四五”期间投资近600亿元持续升级水泥等业务板块】财联社3月9日电,华新水泥公告,2022年,受益于一体化运作及国际化发展,预计水泥、骨料、混凝土产能扩大,公司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制定了倍增发展规划,规划在“十四五”期间
来源:矿业界来源:【矿业界】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的首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月12日正式全文发布。这个规划有很多新特点,比如首次专辟一章讲科技,强调科技